般含賣地開九九九年期先例


一八四八年五月三十日,戴維斯任滿回國,調來了第三位港督般含。經過戴維斯任内的一次罷工罷市抗議苛稅,般含的作風,已大大的不同。在他任內,並無新稅增加,不過,賣地的收入,却是非常可觀的。

原來當時的港督,是籍任英國駐華大使銜的。般含當時的主要任務,是替英國解決廣州入城問題。因爲鴉片戰爭後,英國雖强開了五通商口岸,但對廣州城,却没有辦法入城半步,英國商人和官兵,仍在城外居住。那是由於廣州人民團結一致拒抗的結果。英國人認爲雖然打敗了滿清政府,訂了許多條的不平等條約,但始終不能入廣州城,視爲不光采,因此,般含的任務,以打開廣州入城問題爲主。也因此,他在香港並無提出甚麼新稅。

但賣地却是空前的旺盛。因爲般含看出華人對於官地的拍賣,並不熱中,考其原因,是年期太短,般含於是向英國建議,效法星加坡當時的土地政策,把年期延長至九百九十九年期,有了這「九九九」年期的號召,土地便大量以高價沽出,收入十分可觀。

自般含以後,每一任港督,都差不多有新增稅收的項目,如一八五四年,有《加增警捐條例》加收差餉,一八五五年《本港船舶註册條例》,一八五六年第十號《購買地產條例》徵收地產買賣稅。第十四號《徵收費用及訟費條例》,使法庭增加收人。

留言